正山小种红茶 |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又称拉普山小种,是中国生产的一种红茶,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黑色,但茶汤为深红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正山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一种红茶,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
中文学名: |
正山小种 |
目: |
山茶 |
别称: |
拉普山小种,星村小种 |
科: |
山茶 |
界: |
植物界 |
分布区域: |
福建省武夷山市 |
门: |
被子植物 |
茶类: |
红茶 |
纲: |
双子叶植物 |
首创时间: |
18世纪后期 |
亚纲: |
原始花被 |
|
|
产地保护
正山小种原产地 |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制定的《原产地保护标记管理规定》,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东经117° 38′6′′~ 117°44′30′′北纬27°41′35′′ ~27° 49′00′′,方圆50平方公里,东至麻栗,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金骏眉和银骏眉是正山小种中的优质茶叶。
分类
正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18世纪后期,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
茶叶特性
特性
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欠匀净,与其他茶拼配,能提高味感。
烟种和无烟种的区别
正山小种分烟种和无烟种,以在制作工艺上是否有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的为区分依据:有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称为“烟正山小种”;没有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则称为“无烟正山小种”。正山小种的这两种不同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茶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外形条索来看,这两种工艺制作出的正山小种的并没有太大区别;无烟正山小种的外形色彩为深褐色,因为熏制的原因,烟正山小种的干茶色彩更黑而润泽些。
其次,从汤色上区别,无烟正山小种汤色红艳,清澈明亮;烟正山小种则色彩更加浓艳。
再次,从内质上区别,这两种工艺制作的正山小种都有明显的甜味,但烟正山小种的桂圆汤香甜味更显著,滋味更甜醇,而且,烟正山小种另具有独特的松烟香味,别具风味。
这两种工艺的正山小种在存放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花色品种
正山小种成茶品质特别优异。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五个花色:
正山小种茶色黑褐汤色红浓 |
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
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
末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末,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采用的原料为保护区内的菜茶。
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
产地环境
茶区分布
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东经117°38‘6′~117°44‘30′北纬27°41’35′′~27°49‘00′′。方圆50平方公里,东至麻栗,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现在产地仍以桐木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亦有生产。
自然环境
产区四面群山环抱,山高谷深,气候严寒,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80~85%,
大气中的二氧化炭含量仅为0.026%。当地具有气温低、降水多,湿度大,雾日长等气候特点。雾日多达100天以上,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海拔1200~1500米,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8C,日照较短,霜期较长,土壤水分充足,肥沃疏松,有机物质含量高。茶树生长繁茂,茶芽粗纤维少,持嫩性高。这些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正山小种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正山小种红茶的原料为不同地域的武夷菜茶群体品种所制,为野生,半野生的菜茶品种。正山小种茶园土壤主要由侏罗系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化而来。保护区内山高林密,随着四季的变化,落叶,枯萎的植物植被,成了正山小种茶树天然的绿色肥料,故正山小种茶园基本不施肥料,偶尔施用少量有机肥。至于农药,因保护区境内冬季气候寒冷有积雪,冻土可达4厘米左右,且茶虫天敌有70多种,所以正山小种茶园基本不施任何化学农药。 |